信阳文化解读

导语 信阳市位于河南省的南部,地处中原腹地,总面积约为18819平方公里,自古便有“三省通衢”的称谓,历史上一直是江淮河汉间的战略要地,更是南北经济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路。

  信阳有着悠久的历史,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,西周时期为申伯的封邑地,到秦朝时设为义阳乡,北宋时期改名为信阳,并一直沿用至今。楚汉文化在这里交融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,在春秋战国时期以后,楚文化与中原文化在此融合与发展,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淮河文化。信阳还是中华姓氏的根基,如今汉姓中100个大姓当中,就有包括黄、赖、罗、蒋等其中的13个源自于这里。同时信阳还是孔子周游列国的终点以及子路问津处,著名的典故司马光砸缸与亡羊补牢也是发生在这里。

  【宗教文化】

  罗山灵山寺坐落于信阳市罗山县以南,始建于北魏时期,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,至唐朝时被改为灵山寺。唐明皇李隆基之女曾于公元713年修建,在皇姑故后,皇帝前往降香,从此便被封为“国庙”,根据相关资料中的记载,灵山寺属于临济正宗支派。该寺院由金鼎、大寺以及中、南、北、马放沟等六大部分所组成,原有殿宇多达一百六十余间,最鼎盛的时候,前来朝拜与降香的信徒一年可达三十多万人。灵山寺有着非常严整的建筑布局,六座大殿均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,其中欢乐殿供奉关公,祖师殿供奉达摩,大佛殿供奉释迦,法堂供奉罗汉,祭仙宫供奉上、下八仙,五星殿供奉玉皇大帝与魁星,体现出了儒释道三教合一的特点。

  【传统音乐】

  信阳民歌的种类有多达十余种,包括革命历史情歌、民歌、新民歌、号子、山歌、田歌、水歌、灯歌、叫卖、小调、儿歌、时政歌、仪式歌以及叙事歌等。这些歌曲深刻且生动的彰显出了信阳人民的生活、思想、感情、意志与愿望,映射出信阳不同的地区与时代的社会现实,是信阳人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,如今依然在不断的推陈出新。在1984年5月的时候,河南电视台以信阳民歌为题材拍摄了《歌乡行》大型音乐专题片产生了广泛的影响,在《中国民间歌曲集成•河南卷》中如今已经收录了多达上百首信阳民歌。非常著名的信阳民歌有《八月桂花遍地开》、《送郎当红军》、《花轿到门前》以及《车水歌》等,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音乐演奏的形式与节目,如“潢川锣鼓”与“商城丝弦”等。

  【传统曲艺】

  灶书也被称为“丁香戏”,是信阳市固始县所特有的一种民间曲种,更属于中国非常稀有的曲种之一。关于灶书的起源有两种说法,一种是由于说书的内容大多为孤孀之怨与弃妇之愤,以及深闺幽情与村野爱情等,其大部分听众又都是基本不出门的“锅前锅后人”,也就是丫环、仆女或老妈子等,故而称之为“唱灶”,所唱的内容便为“灶书”;另一种则是由于其最早的唱段为《郭丁香》,当地人又将丁香称为“灶王奶奶”,其丈夫张万良则被称为“灶王爷”,因此唱他们的故事便被称为“唱灶”,内容为“灶书”。据考证,灶书起源于清朝早期,发展至令已有上百年的历史,最初的时候仅流行于固始地区的东乡与北乡等地,直到清末至民国年间的鼎盛时期,才逐渐流传到固始县周边的大部分地区,之后又流传到整个信阳地区以及湖北省等地。

  【传统技艺】

  信阳毛尖茶有着悠久的历史,是中国的传统名茶之一,因其“条索细秀、圆直有峰尖、白毫满披”故而得名为“毛尖”,又因为其产于信阳而被称为“信阳毛尖”。其自古便以“细、圆、紧、直、多白毫”以及“香高、味浓、色绿”等独特的风格而饮誉海内外。正宗的信阳毛尖采制技艺,要数周氏炒茶最为著名,其家传的炒茶技艺主要概括为:“凭感觉来掌握生锅与熟锅的火候,靠技巧将茶搓得紧、细、圆、直,并用眼看与鼻嗅而杀青出香”。该技艺不仅世代传承,且收徒相传,在信阳产茶区具有很深远的影响。特别是在如今机械炒茶逐渐普及的情况下,传统手工的炒茶技艺变得更为难得,故而品的不仅是茶香,还包括蕴含于内的手工技艺与历史传统。

关注更新
返回本地宝首页

热点推荐

最新阅读

反馈